1、首先当然是要看看铝型材在外观形状上是否有明显的扭曲,摸一下表面是否光滑平整,有没有裂纹或者气泡,划痕,毛刺等不平滑的地方。如果发现有的话好不要购买,这是质量有问题的明显处。
2、其次,就是要仔细检查铝型材表面颜色,是否存在色差。有色差即说明质量不过关。或者也可以把相同型号的型材放在一起来进行比较,如果色差太明显好也不要选购。另外还要检查铝型材的断面厚度是否与和标注的型号一样,是否存在实物和标注不一处。
3、后,就是可以用光滑的硬物去划一下铝型材的表面,这时会留下一道白色的划痕。我们用手轻轻的擦拭并观察,如果不能擦掉,说明材料可能质量有问题,如果可以很轻易的擦掉,那则说明该型材表面的氧化膜厚度是合格的。
铝型材在硫溶液中进行阳极氧化处理之后,在铝型材表面上生成一层人工氧化膜,这层氧化膜的表面是多孔的,称多孔质层。而氧化膜的底层与铝型材基体相接触,则是致密的氧化膜薄层,也称为活性层或阻挡层。把这种带有阳极氧化膜的铝型材浸入某种金属下盐电解液中,并作为一个电极(因用交流电),而另一极可以用与电解液所含金属盐相同的纯金属板或石墨、不锈钢板等。当两极同时通以交流电时,(一般在低电压和低电流密度的条件下),铝型材就自动地变成阴极,而且从其上面释放出氢气,同时金属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在铝制品附近形成强烈的离子浓度差,并通过多孔质层深入到活化层上,交替地承受剧烈的还原作用和缓慢的氧化作用,也即活性层强烈地吸引金属离子,并与在那里产生的负静电荷反复发生放电和析出金属微粒或金属氧化物,并沉积在氧化膜微细孔的底部3-6μm处,金属微粒析出量约为0.01g/dm2。这些微粒通常呈毛发状、球状或粒状,其直径为10-15nm,长度为数微米,在光线作用下这些金属微粒发生衍射,就使氧化膜呈现各种颜色。
实际上,用交流的可能性是因为在交流电较强的负半波下,电流波了生偏移。在较弱的正半液时,铝型材呈阳极,这时不沉积金属微粒,并且由于电解液的扩散作用,膜层外附近的金属粒子浓度得到回复,从而避免了不均匀的沉积,同时又可能发生金属微粒的缓慢氧化,故沉积物可能是纯金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因为还有氢气析出现象)。电解着色法加封孔处理的要比只作封孔处理的铝型材更耐腐蚀。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台商工业园金锦32号
电话:185-8045-2888
邮箱:li521512@126.com